第二天梁兴扬和县令吃过早饭便往岳飞庙赶去。因为去岳飞庙的途中没有村镇,所以县令将夫人安顿在现在住的客栈,带了两个随从,便随着梁兴扬一同赶去。
虽说是五十里路,但是一路之上交通极不方便,加上人迹罕至,很多道路都长满了杂草。人劳马乏足足走了大半日。
到了庙门口的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。这所岳飞庙规模并不大,应该是附近村民自己修建的。只见庙门口长满了荒草,树枝已经将那庙门覆盖了起来。从杂草中可以看到县令所说的石碑,县令带的随从用手中的长刀将杂草和树枝砍出了一条可以前行的路。整个庙门呈现在眼前,县令说道:“道长,当年我就是在这里躲避的大雨,但是那时候没有这么多杂草。”梁兴扬觉得或许是这一年间经常有邪魔出没,百姓不再敢来的缘故。梁兴扬走在前面,县令和随从紧随其后。
走到庙门口,只见大门紧闭着,两个随从一起都很费力的将庙门打开。站在门口看去,里面的杂草并不是很多。一眼就能看到庙堂之上的塑像,梁兴扬走到庙堂之中,此时已经感觉到一股寒意袭来。这庙堂中的温度明显要比院外低了很多,梁兴扬说道:“这庙中果然有古怪。”梁兴扬四下寻找着。
此时天已经渐渐黑了下来。梁兴扬将怀中三道灵符分给他三人。告诉他们如果有什么妖魔邪祟这灵符可以救命,三人急忙将灵符收好,寸步不离的跟着梁兴扬,谁也不敢说话。
正在这时,梁兴扬一行四人已经进到了庙堂之内。只见庙堂之内正中有一尊岳飞的塑像,但是因为无人打扫管理,原本光彩夺目的塑像已经褪去了原本的色彩。
这时忽然有一个身影在庙内飘过,那三人已经吓坏了,用手中的刀胡乱的挥舞着。梁兴扬一道神符打过去,只见那符纸如同一道闪电,符纸撞到对面的墙壁,幻化成一道火焰,那黑影便消失了。火光顺着墙壁缓缓落下,那庙堂之内呈现出短暂的光明,在火光的照耀之下,看见在塑像的后面有很多小坛子。当梁兴扬走到小坛子附近的时候,忽然那个黑影又出现了,梁兴扬一个箭步流星,桃木剑已经划出一道长虹,那黑影仿佛被劈成两半,左右同时向梁兴扬袭来,梁兴扬见此又是一道灵符打过去,黑影瞬间又消失的无影无踪。但是总感觉它就在不远处盯着他们。梁兴扬将怀中的罗盘取出,指鬼针一动也不动,并没有任何异常。梁兴扬见过不少妖魔邪祟,或有形,或有实,但像这样无形无实的鬼魅倒是第一次见。
梁兴扬闭上眼睛,将全身的注意力凝聚在意念之中。只觉得头脑之中幻化出整间庙堂的形状。虽然是黑夜,但此时在梁兴扬“看来”却宛如白天一般。那道黑影也不再显得神秘。就站在塑像的前面准备袭击梁兴扬。梁兴扬将手中桃木剑猛的向那身影一刺。那身影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有些猝不及防。“啊”的一声躲闪到了一旁。在庙堂之中的县令和随从,虽然没见到黑影,但是这一声惨叫却听得极为清晰。不由得打了个冷战。急忙往一起靠了靠。随从看到地上不时的有绿色的液体滴下。知道这是梁兴扬一剑之下打伤了鬼怪。
梁兴扬此时依旧闭着眼睛,只见那黑影已经逃到了他的身后,正要袭击县令三人。梁兴扬大声说道:“大人小心!”这时县令和两名随从已经将手中的灵符举起。那鬼怪的手刚触碰到灵符便如触电了一样迅速缩了回来。再也不敢向那三人发动进攻。这时候,梁兴扬一个回首,桃木剑划出一道弧线,在接近鬼怪的时候幻化成了无数把,一同向那鬼怪刺去。那鬼怪一个飞身想要躲闪,梁兴扬此时已经将八道灵符打在半空,口中一道咒语“我是天目, 与天相逐。 睛如雷电 , 光 耀 八 极 。 彻 见 表 里 , 无 物 不 伏 。 急 急 如 律 令 ”那灵符如同浸了油一般燃了起来,八道灵符铺成一张太极八卦网,从鬼怪的头顶迅速落下。正好打在正要飞身逃走的鬼怪身上。鬼怪被重重的打在地上,一柄桃木剑此时也已到身前,鬼怪用最后一点气力躲过这致命的一击。桃木剑深深的刺入了它身后的墙壁。梁兴扬见鬼怪已经没有了招架之力。缓缓睁开眼睛,只见那鬼怪正蜷缩在墙角。用恶狠狠的目光注视着梁兴扬。没多久便不再动弹。化成了一缕黑烟。县令一行人见鬼怪已除,才放下心来。梁兴扬将桃木剑收回。目光转移到塑像后面的坛子上。梁兴扬走到坛子前面,将其中一个坛子打开,里面闪着白光,显然就是人的魂魄。
梁兴扬让随从将坛子放于院中,当下便起坛作法。只见那魂魄随着梁兴扬手中的桃木剑,如同流星一般在空中不住地旋转。越升越高,于夜空中的明星浑然一体,一时间四下飞散开来,仿佛下了一场流星雨。那县令和随从都看的有些目瞪口呆。
做法完毕,梁兴扬告诉县令夫人已经没事了。县令不由得喜出望外。当即磕头道谢。
收拾完那鬼怪,天已经渐亮,一行四人顺着来时的路赶了回去。
到达镇上的时候,县令的夫人已经恢复了很多。但是由于长时间卧床,身体还非常的虚弱。梁兴扬见夫人已经没有大碍,便决定不再回万全镇,因为从这里有一日路程便能到龙须观。当下拜别了县令,打算就此别过,独自赶往龙须观。
刚出了客栈只见先前所救老汉一家正跪在门口。梁兴扬急忙扶起二老。说道“为民除害,替天行道是我们分内之事。老人家快快请起吧。”
一家老小不停的擦着眼泪目送梁兴扬的背影越走越远。
梁兴扬到了龙须观,李秀才得知了事情的原委,也放下了自己心中的怨恨,继续了赶考之路。
那九转乾坤鼎梁兴杨也决定将它安置在龙须观,希望这龙须观的道法可以化解小翠身上的怨气。
拜别了道友,师徒二人继续了游方之路。
道士驱邪斩妖第一事(16)
本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| 当前页面:雷击木-雷击木鉴别-雷击木知识-雷击木欣赏 » 道士驱邪斩妖第一事(16)